湖南省隆回县财政局: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本网讯(通讯员:隆文武、陈志光)“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出自《尚书·周官》。《周官》为《周书》中的一篇,记载了周成王消灭淮夷之后,回到王都,和群臣一起总结周王朝成就王业的经验。在教训“官君子”(各级官长)要忠于职守、勤于政务时,成王说:“戒尔卿士,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意思是说,巨大成就的取得,是因为有宏大的志向;丰功伟业的实现,在于勤勉不懈地工作。这句话,既是对周王朝崛起经验的总结,也是对成就一切功业所需条件的深刻认识。
“立志、敬业、勤业、精业,是干事创业的重要方法途径。其中,立志是根本,敬业是前提,勤业是基础,精业是关键,做到这四点,方能行稳致远,成就事业。古今中外,凡是有所成就者,大都是立志敬业勤业精业的典范。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有什么样的工作态度,就有什么样的作为;有什么样的价值追求,就有什么样的成就。
立志要立大志、正志。“崇”者高也,“广”者大也。“功崇”也好,“业广”也罢,都是在强调功业之高之大。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在论及“立志”问题时,都强调要立大志、正志。在他们看来,“志”的高低决定事业的高低,“志”的正邪决定格局的阔狭。《荀子·儒效》篇说:“志忍私然后能公,行忍情性然后能修,知而好问然后能才,可谓小儒矣。志安公,行安修,知通统类,如是则可谓大儒矣。”一个人如只能做到忍私能公、知而好问,他就只能成为“小儒”;如果能立志做到安公行修、兼容并蓄,就能成为“大儒”。同理,人立志做圣贤则为圣贤,立志做君子则为君子,立志做豪杰则为豪杰,立志为民则利民,立志为天下则兼济天下。“志大则才大、事业大。”(张载《正蒙·至当》)孔子向往周代的“郁郁乎文”,以“吾从周”作为自己的志向,一生颠沛于是;张载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志,最后成就“关学”宗师之业。诸葛亮《诫外甥书》说:“夫志当存高远……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于凡庸,不免于下流矣。”志向的格局决定着襟怀的格局,也决定着事业的格局。立志必须“取法乎上”,这一点须格外重视。
一个人,如果只是立志而不笃志,不勤勤恳恳、坚持不懈,就只能前功尽弃、半途而废,此即程颐所谓“志不笃则忘废”。所谓笃志,就是在立志的同时,还要做到守志,坚守自己的志向,做到矢志不渝、恪尽职守、勤勉不怠。其中,“勤”是其基本义项。王阳明认为,“凡学之不勤,必其志之尚未笃也”。一个真正勤奋的人,是真正具有坚忍不拔之毅力、纷扰不烦之耐心、贞固不变之气质的人,同时也是一个有坚定不移之意志和不屈不挠之精神的人。他深深懂得一曝十寒、一作十休的危害,也明白“为山九仞,功亏一篑”的道理,因此在任何时候都能“坚其心,苦其志,劳其力”,增益其所不能,努力朝自己的目标挺进。“业广惟勤”一句中,“惟勤”的深层意蕴就在这里。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强调立志于人生事功之重要意义的同时,又强调了笃志、力行在功业成败中所起的关键作用,表述精练,内涵丰富。后人在论及重志尚功传统时,往往以此句作为典范。
-
无相关信息
热度排行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