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金华读援老抗美纪念文集《兵站轶事》
新华卫视讯(赵永忠)在我的案头摆着一套上下两册的书,这套书通过原勐腊108兵站官兵的回忆,生动的展示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军援老抗美那段辉煌的历史中,我军后勤支援保障部队,冒着敌人飞机的轰炸,地面敌军的袭扰,克服热带丛林中的各种艰难险阻,用鲜血和生命保障前线作战和筑路的事迹。
这是一套写兵站官兵在南方热带丛林中战斗生活的书,是一套名副其实的丛林兵书。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们国家的内地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和平年代,多数与邻国接壤的边境地区也几乎没有大规模的战事发生。然而,在我生活的西南边疆的邻国一侧,却因西方国家干涉而爆发了战争,与我们山水相连的老挝,经常会响起隆隆的炮声,美国飞机几乎天天都在边境地区的空中盘旋,甚至越过边境向我方村寨投掷炸弹,给我边境地区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威胁。在我们生活的边境,枪林弹雨不是电影中的画面,而是近在咫尺的现实。为支持邻国的反霸权和反殖民的斗争,我国在西南亚热带丛林中开辟了一条秘密小道,专门为邻国的兄弟党和革命武装提供物资保障,后来我国派出筑路部队和防空部队,地面警卫部队进入邻国修筑公路,这条秘密小道又承担了保障为过往出国部队和前方提供物资保障的生命线。
1970年代初,我还是一名戴着红领巾的少年,每天好地的站在公路边看着一辆辆披着伪装网的炮车,满载穿着外军服装的官兵向国境线驶去,这些队伍中有不少牵着骡马的驮运物资的军人,还有骑着永久牌载重单车的单车连。那个时候保密工作做得好,我们只知道他们是“出国部队”,要到国外去打仗,至于跟谁打?在哪里打?我们这些部队子女一概不知道,普通老百姓更不知道。
长大以后我因为工作关系开始关注这段历史,我从与一些出国老兵的闲谈、回忆录和网上、书上发表的文章中,了解了这段历史,从1964年到1984年,为支援老挝人民的抗美救国斗争,我国从中国人民解放军各大军区、各军兵种组件了包括陆军、空军、工程兵铁道兵、第二炮兵在内共计11万人的援老抗美部队,秘密开赴老挝战场,无偿为老挝援建了从磨憨中老边境通往老挝各地全长760多公里的六条双车道公路。为老挝的独立、自由、解放,作出了巨大贡献,为共建今天的“一带一路”,推进地区经济发展,增进中老友谊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今天我要讲述的是那支赶着骡马骑着单车运送物资的部队 ——勐腊108兵站的官兵,他们是专为出国部队提供物资保障的后勤支援部队。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1964年,鉴于美国在东南亚地区重蹈覆法国殖民者的覆辙,奉中央军委命令昆明军区后勤部组建了10多个营级单位3000多官兵组成的108兵站(即昆字370部队)专门为援老抗美部队提供后勤供给保障。
当时的情况是,美军凭借自己强大的空军力量,掌握了上寮地区的制空权,美国飞机不分白天黑夜地对我筑路部队和后勤支援部队进行狂轰滥炸,地面反动势力时而对我筑路部队和后勤支援部队进行不间断的袭扰,丛林中各种毒蛇猛兽和蚊虫蚂蝗给兵站的后勤保障工作带来了无法用语言表达的艰难困苦。他们所经历的艰险,他们所承受的各种困难,恐怕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各国后勤支援部队都无法与之相比。
没有后勤保障的战争是可怕的,更是残酷的。特别是在异国他乡的陌生地方作战,就地筹措、就地保障是几乎不可能的。我有个远房表哥曾经是“出国部队”的一员,有一段时间,后勤保障工作跟不上,因为吃不到新鲜蔬菜很多人患了皮肤病和夜盲症。一次,后方蔬菜送到前线时,基本上都坏了无法食用,每个人只分到一棵大葱。这个故事深深地刻在我的脑子里。曾经对部队的后勤保障对工作的误解也随之解除,后勤保障对于前线部队和生命一样重要。
在那些难忘的岁月里,为了前方部队吃上粮食和蔬菜,108兵站官兵“在保障中进行战斗,在战斗中实施保障”,不知执行过多少次抢运任务,克服了多少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在抢运期间很多同志个把月顾不上换洗身上的衣服,甚至两三天顾不上解背包睡个囫囵觉。为了避开敌机空袭,他们经常在晚上抢运物资,骡马累倒或是自行车坏了,他们就人背肩扛把物资送往前方。有时候实在太疲劳了,他们就嚼一口辣子保持清醒,继续前进。他们心里想得更多的是,不赶快把物资运送上去,前方的筑路部队和警卫、防空部队就会饿肚子。
就这样从勐腊到老挝上寮地区数百公里的战线上,108兵站的5个野战供应站,3个骡马队、综合库、油料库、军械库、食品加工站,还有汽车队、勤务连、军邮站以及配合执行任务的野战医院、机运营、水运大队,担负不同任务的部队,用青春的热血和生命,构成了一条强大的后勤补给保障线。大量的物资包括武器、弹药、被装和粮食、肉菜通过秘密丛林小道被源源不断地运到前方,有的战友牺牲在美国飞机的轰炸之下,有的在运输物资的途中把生命留在了异国他乡。
在后方食品加工厂工作的官兵也不轻松,他们部分白天黑夜的加工炒面、米花和饼干、肉松等干粮,还有脱水青菜、白菜等干菜。前线数以万计的和民工每天消耗的食品实在太多了,甚至家属队的家属也被安排去无偿帮忙。
因为工作关系,我认识了108兵站的不少老兵,也听到过他们的不少故事。李翔昌是我最早结识的108兵站老兵。他1970年代中期入伍,成了勐腊兵站驻在口岸转运军粮的第四供应站普通一兵,俗称“麻包兵”,每天在县城周边的各个仓储库区,人力装卸搬运米面粮油付食等,装上军车押运送至驻国外的部队。一年多后选调到兵站政治处学写报道,也有机会跟着首长和媒体记者,走遍了兵站沿线后勤保障各大大小小的单位,跟着骡马运输队昼伏夜行驮运物资,几乎跑遍从勐腊至老挝上寮地区筑路的各个食加站,野战医疗所,汽车连(团),船运队,工程兵施工现场,高炮防空和地面警卫队。他转业到云南省委宣传部当处长以后成了我的上级,工作上给了我很多无微不至的帮助指导,共同的当兵经历和频繁的工作联系,让我们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其中他谈得最多的是在勐腊兵站当兵,在老挝作战的那一段经历。
他告诉我当年兵站的工作很紧张也很艰苦,老挝的公路还没有修好,很多地方得靠骡马和人工运送物资,他们除了过年过节能在驻地聚一次餐外,其余时间都是在路上,风风火火地在丛林中奔行,谁跑得快,谁就是英雄,谁背的多就是好汉。那段时间,他们把生命中的一切,都贴在了那条丛林中的秘密小路上,战勤运输、战勤保障,他们恨不得在自己的脚下装上风火轮。
他告诉我骡马队就像当年的马帮,他们就是穿军装的“马锅头”,每天要早起装驮,路上要风餐露宿,还要防止敌人和猛兽的袭击,每天都要先把骡马喂饱,自己才能喝口水啃点干粮。
新兵训练结束,程良全和李翔昌被分配到供应站工作,他们每天列队步行到军工仓储库,为出国部队装卸米面粮油。早晨穿着干净整洁地军装,满面春光的出门,晚上回营灰头土脸,一身臭汗。特别是夏天,勐腊气温高达38度至49度,库房内又热又闷,他们的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 。每天装卸十几辆到几十辆车,多的时候竟达上百辆。衣服上沾满了一层又一层雪白的汗渍,有的干脆脱掉衣裤,只穿一条大裤衩,光着膀子扛麻包,人们都戏称他们是“麻包兵”。
很多人天真地以为,兵站掌握着那么多罐头、腊肉和咸鱼,他们的伙食一定很好。我要告诉大家的是,不管是部队官兵也好,家属子女也好,就是掉在地上的一个小馒头和一粒花生米,大家是不会去去碰一下的。
通过李翔昌我认识了108兵站的战友,并多次陪同老兵们到勐腊老营地寻访,还带着老部队的家属和后代去寻找他们当年生活的故地。以至兵站群里的很多人把我误认为是兵站的老兵,其实我比他们整整晚10多年入伍,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新兵蛋子”。
我们最早是在群里聊一些当兵时的趣闻轶事,说一说当兵的感受感想,谁知道这一说,让翔昌处长他们几个竞萌发了“写一本书”的想法,他们组成了一个《兵站轶事》编辑委员会,开始了艰难的查阅资料,寻访老兵及亲属的工作。经过他们三年多不懈的努力,2023年6月这本书终于出版并送到了每一位兵站老兵的手中。
参与撰写这套书的作者有100多人,短的只有几段话,长的多达上万字,更有十多位年过七十至今生活在贫困地区农村的老兵(半文肓),知道老部队要写书,他们不顾年迈体弱,或口述或求孙辈帮忙记录,或到镇上打印店边讲边请人打印,里还有的用手写纸上拍照片发来,编委再"翻译”成电子文档修改成文。
翔昌他们编委会的几个人连续几次到的文山、保山,贵州大山中寻访老兵,一商谈起出书事宜,老兵们老泪纵横的回忆着当年在异国他乡浴血奋战的故事,并拿出珍藏了几十年的退伍证,说几十年了还有人记得我当过兵过到老挝,我的名字和故事还能变成书吗。反复对家人说:就是我死了,也要把这套书留给儿孙辈,作为传家之宝代代往下传……全书文章有108篇(组),图片400多幅,尽管文章的作者文化参差不齐,职务有高有低,有高小生、初中生、高中生,也有本科生、研究生,有将军也有士兵,但是他们对那段血火硝烟的历史和激情燃烧的岁月充满了眷恋,对自己战斗过的美丽边疆充满了怀念,书中一篇篇包含深情的文章,让我仿佛看到了在炮火硝烟中艰难穿行的骡马队,在羊肠小道上潇洒奔走的单车连,忙忙碌碌的野战医院、披着伪装网、满载武器弹药和粮食的汽车营,为战友千里传书的军邮站和军鸽,还有秋收满坂稻谷香、蔬菜瓜果四季鲜、猪牛鸡鸭齐欢唱的生产基地。 今年5月,程良全一家三口到勐腊探访当年战斗过的地方,他很少谈自己,谈的最多的是他们穿越炮火硝烟运送物资,在人迹罕至的热带丛林中与野兽斗智斗勇,美国飞机轰炸苗寨我们牺牲了两位战友,还有驻地勐腊美丽的风光,他还能用当年学会的傣语和老百姓交流。他们对第二故乡的感情,让我感动让我经常暗自悲泣。
他告诉我,1971年他们到南塔位高炮部队运送弹药,在森林中安营扎寨了。睡的是树棒铺成的床,铺的野草和被子又薄,一觉起来周身疼痛。
晚上不敢生火,不敢点灯,实在需要照明时,才能使用微弱的马灯或电筒照明。晚上经常听见熊叫狼嚎,时而还有冷枪声。有一天晚上,他把高帮解放鞋放在床前踏板上,咬烂鞋后都跑了,沒有见到 一只白蚂蚁。有时早上起床,发现身上被蚂蝗咬着流血,有时只见流血不见蚂蝗。听说有的战友还在床后发现过眼镜蛇。
为了防敌机轰炸,不能用白铺单,不敢穿白衬衣,更不能把白铺单白衬衣晒在露天中。
他们执行的任务是为在南塔山顶上的高炮阵地、雷达站送炮弹和给养。高炮阵地和雷达站没有公路,他们的阵地又在山顶上。为了保障他们的物资,只有靠人背骡马驮。为了保障他们的物资,只有靠人背骡马驮。当时骡马少物资多,为了把物资运送上山,部队给每人发了一个背架,这个背架成为他们出国身带的第二武器。
他们深山老林中负重前行,一路上羊肠小道上 野兽的脚印随处可见,身上背着上百斤重的物资上坡,官兵累得满头大汗,一壶水不到半截路程就喝完了,口渴得不行往往只有喝牲口、野兽蹄印中积存的一点点水。他的慢性肠炎病,就是这样得来的。就这样,日复一日,月复一月,我们这个临时组建的背架补给连队在南塔坚持了两个多月。 四十多年后,重返第二故乡勐腊,108兵站的老兵们百感交集、感慨万千。
当年灰头土脸的小县城,变成了新楼商铺林立的现代化边城,南腊河两岸到处都是油粽、芒果、荔枝、椰子、香蕉等热带水果和各种花卉掩映着新一代傣楼组成的村寨。 在城北原兵站营区的断壁残垣前,程良全向妻儿讲述当年他在这儿工作、生活的经历。
眼前的旧军营一片沧桑,像一个暮年的老人,孤独而深情地守护着当年援老抗美这段不朽的历史。旧址的存在也是他们这代军旅人永不磨灭的记忆。
半个世纪以后的今天,每当我读到了108兵站战友们撰写的文章,都把它看作是在读一段值得记录的珍贵历史,所以我认为翔昌处长他们为完成《兵站轶事》所作出的努力是值得称道的。他们收集、研究了许多的资料,利用了当事人的回忆和讲述,他们的勤奋、认真和执着,使我深受感动。
西双版纳的很多人,特别是勐腊人都知道108兵站,但很少有人知道这些当兵的是干什么的。当我了解了这支部队的光荣历史和他们为世界和平和祖国安宁所作出的伟大贡献后,我被深深的感动了。我在各种场合将我知道的108兵站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今年初我勐腊宣传部的好朋友黄俊到县政协文史委任职后,我向他建议把108兵站、139医院的文章整理编入《勐腊文史资料》,让后人记住在勐腊这片美丽的土地上曾经有过这么一支光荣的部队,他理所应当的应该成为勐腊历史地一个闪光部分。这个建议立即得到了勐腊县政协领导的响应支持,政协主席郭丽红亲自找到我,鼓励我们要把这件事情办好。不久,勐腊县政协便推出了新媒体公众号《勐腊文史资料》并开设《难忘的第二故乡》专门刊登援老部队官兵的文章。
捧读108兵站官兵用心血著就的《兵站轶事》,我深感本书的特点是内容详实,毫无粉饰和雕琢,很多故事的细节都是经过战友们反复映证和修正,务求准确无误。在保持事实准确的前提下,这本书的很多文章写得生动活泼,充满革命的浪漫主义,有许多作者本身就是作家、诗人、记者,他们把自己职业所包含的热情和历史学家的深刻交融在一起,把一出波澜壮阔的现代历史写活了,让人感觉到昨天的历史就在眼前,特别是一些老首长老战友的音容笑貌会栩栩如生地在我们眼前晃动。我相信这本书将会成为见证中老两国人民友谊和西双版纳各族人民与人民子弟兵鱼水情深的红色教科书。
我希望我的朋友特别是青年朋友好好地读一读这套丛林兵书,对发生在我们这片美丽土地上的历史有一个客观的了解,中老两国军队和人民用鲜血和生命凝成的友谊如何传承和发展?边疆的和平与安宁如何保持?这些都值得我们认真思考。读书使人渊博,读史使人睿智,我们今天的现实都是从历史中孕育出来的,我们读这套书,倾听老兵们的心声,了解这段历史,有助于我们在新时代的新征程中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翔昌处长把108兵站的官兵比喻作望天树,望天树挺拔而立,竞相向上,成为热带雨林中的树中王 ,佼佼者,我非常赞赏这种比喻,因为我们战士与望树相比,在精神层面,他们的风格是一致的。
108兵站已经成为昨天的历史,当年的老营房已经被掩没在杂草丛中,正如程良全老兵说,军营破败了,但国家强大了, 边疆更加繁荣美丽了。他们这一代人的努力,不正是为了打拼出一个和平世界,不就是想让我们的子孙后代挺直腰杆做人,不再受列强奴役,不再让外敌践踏我们的国土吗?
无论是108兵站官兵的故事,还是这些故事中所蕴含的思想意义,丛林兵书值得一读。
作者简介:国防战士(实名段金华),60年代中期生于云南省江城县,从小生活在云南边防部队军营,80年代曾在云南武警部队当兵,退伍后长期在西双版纳宣传文化部门工作,曾任西双版纳州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新闻办主任、网信办主任);州社科联主席(州社科院院长)业余时间偶尔触碰文学写作,在《中国民族报》、《云南日报》发表过散文随笔、诗歌,题材多为边疆生活。
1970年代初,我还是一名戴着红领巾的少年,每天好地的站在公路边看着一辆辆披着伪装网的炮车,满载穿着外军服装的官兵向国境线驶去,这些队伍中有不少牵着骡马的驮运物资的军人,还有骑着永久牌载重单车的单车连。那个时候保密工作做得好,我们只知道他们是“出国部队”,要到国外去打仗,至于跟谁打?在哪里打?我们这些部队子女一概不知道,普通老百姓更不知道。
长大以后我因为工作关系开始关注这段历史,我从与一些出国老兵的闲谈、回忆录和网上、书上发表的文章中,了解了这段历史,从1964年到1984年,为支援老挝人民的抗美救国斗争,我国从中国人民解放军各大军区、各军兵种组件了包括陆军、空军、工程兵铁道兵、第二炮兵在内共计11万人的援老抗美部队,秘密开赴老挝战场,无偿为老挝援建了从磨憨中老边境通往老挝各地全长760多公里的六条双车道公路。为老挝的独立、自由、解放,作出了巨大贡献,为共建今天的“一带一路”,推进地区经济发展,增进中老友谊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今天我要讲述的是那支赶着骡马骑着单车运送物资的部队 ——勐腊108兵站的官兵,他们是专为出国部队提供物资保障的后勤支援部队。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1964年,鉴于美国在东南亚地区重蹈覆法国殖民者的覆辙,奉中央军委命令昆明军区后勤部组建了10多个营级单位3000多官兵组成的108兵站(即昆字370部队)专门为援老抗美部队提供后勤供给保障。
当时的情况是,美军凭借自己强大的空军力量,掌握了上寮地区的制空权,美国飞机不分白天黑夜地对我筑路部队和后勤支援部队进行狂轰滥炸,地面反动势力时而对我筑路部队和后勤支援部队进行不间断的袭扰,丛林中各种毒蛇猛兽和蚊虫蚂蝗给兵站的后勤保障工作带来了无法用语言表达的艰难困苦。他们所经历的艰险,他们所承受的各种困难,恐怕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各国后勤支援部队都无法与之相比。
没有后勤保障的战争是可怕的,更是残酷的。特别是在异国他乡的陌生地方作战,就地筹措、就地保障是几乎不可能的。我有个远房表哥曾经是“出国部队”的一员,有一段时间,后勤保障工作跟不上,因为吃不到新鲜蔬菜很多人患了皮肤病和夜盲症。一次,后方蔬菜送到前线时,基本上都坏了无法食用,每个人只分到一棵大葱。这个故事深深地刻在我的脑子里。曾经对部队的后勤保障对工作的误解也随之解除,后勤保障对于前线部队和生命一样重要。
在那些难忘的岁月里,为了前方部队吃上粮食和蔬菜,108兵站官兵“在保障中进行战斗,在战斗中实施保障”,不知执行过多少次抢运任务,克服了多少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在抢运期间很多同志个把月顾不上换洗身上的衣服,甚至两三天顾不上解背包睡个囫囵觉。为了避开敌机空袭,他们经常在晚上抢运物资,骡马累倒或是自行车坏了,他们就人背肩扛把物资送往前方。有时候实在太疲劳了,他们就嚼一口辣子保持清醒,继续前进。他们心里想得更多的是,不赶快把物资运送上去,前方的筑路部队和警卫、防空部队就会饿肚子。
就这样从勐腊到老挝上寮地区数百公里的战线上,108兵站的5个野战供应站,3个骡马队、综合库、油料库、军械库、食品加工站,还有汽车队、勤务连、军邮站以及配合执行任务的野战医院、机运营、水运大队,担负不同任务的部队,用青春的热血和生命,构成了一条强大的后勤补给保障线。大量的物资包括武器、弹药、被装和粮食、肉菜通过秘密丛林小道被源源不断地运到前方,有的战友牺牲在美国飞机的轰炸之下,有的在运输物资的途中把生命留在了异国他乡。
在后方食品加工厂工作的官兵也不轻松,他们部分白天黑夜的加工炒面、米花和饼干、肉松等干粮,还有脱水青菜、白菜等干菜。前线数以万计的和民工每天消耗的食品实在太多了,甚至家属队的家属也被安排去无偿帮忙。
因为工作关系,我认识了108兵站的不少老兵,也听到过他们的不少故事。李翔昌是我最早结识的108兵站老兵。他1970年代中期入伍,成了勐腊兵站驻在口岸转运军粮的第四供应站普通一兵,俗称“麻包兵”,每天在县城周边的各个仓储库区,人力装卸搬运米面粮油付食等,装上军车押运送至驻国外的部队。一年多后选调到兵站政治处学写报道,也有机会跟着首长和媒体记者,走遍了兵站沿线后勤保障各大大小小的单位,跟着骡马运输队昼伏夜行驮运物资,几乎跑遍从勐腊至老挝上寮地区筑路的各个食加站,野战医疗所,汽车连(团),船运队,工程兵施工现场,高炮防空和地面警卫队。他转业到云南省委宣传部当处长以后成了我的上级,工作上给了我很多无微不至的帮助指导,共同的当兵经历和频繁的工作联系,让我们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其中他谈得最多的是在勐腊兵站当兵,在老挝作战的那一段经历。
他告诉我当年兵站的工作很紧张也很艰苦,老挝的公路还没有修好,很多地方得靠骡马和人工运送物资,他们除了过年过节能在驻地聚一次餐外,其余时间都是在路上,风风火火地在丛林中奔行,谁跑得快,谁就是英雄,谁背的多就是好汉。那段时间,他们把生命中的一切,都贴在了那条丛林中的秘密小路上,战勤运输、战勤保障,他们恨不得在自己的脚下装上风火轮。
他告诉我骡马队就像当年的马帮,他们就是穿军装的“马锅头”,每天要早起装驮,路上要风餐露宿,还要防止敌人和猛兽的袭击,每天都要先把骡马喂饱,自己才能喝口水啃点干粮。
新兵训练结束,程良全和李翔昌被分配到供应站工作,他们每天列队步行到军工仓储库,为出国部队装卸米面粮油。早晨穿着干净整洁地军装,满面春光的出门,晚上回营灰头土脸,一身臭汗。特别是夏天,勐腊气温高达38度至49度,库房内又热又闷,他们的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 。每天装卸十几辆到几十辆车,多的时候竟达上百辆。衣服上沾满了一层又一层雪白的汗渍,有的干脆脱掉衣裤,只穿一条大裤衩,光着膀子扛麻包,人们都戏称他们是“麻包兵”。
很多人天真地以为,兵站掌握着那么多罐头、腊肉和咸鱼,他们的伙食一定很好。我要告诉大家的是,不管是部队官兵也好,家属子女也好,就是掉在地上的一个小馒头和一粒花生米,大家是不会去去碰一下的。
通过李翔昌我认识了108兵站的战友,并多次陪同老兵们到勐腊老营地寻访,还带着老部队的家属和后代去寻找他们当年生活的故地。以至兵站群里的很多人把我误认为是兵站的老兵,其实我比他们整整晚10多年入伍,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新兵蛋子”。
我们最早是在群里聊一些当兵时的趣闻轶事,说一说当兵的感受感想,谁知道这一说,让翔昌处长他们几个竞萌发了“写一本书”的想法,他们组成了一个《兵站轶事》编辑委员会,开始了艰难的查阅资料,寻访老兵及亲属的工作。经过他们三年多不懈的努力,2023年6月这本书终于出版并送到了每一位兵站老兵的手中。
参与撰写这套书的作者有100多人,短的只有几段话,长的多达上万字,更有十多位年过七十至今生活在贫困地区农村的老兵(半文肓),知道老部队要写书,他们不顾年迈体弱,或口述或求孙辈帮忙记录,或到镇上打印店边讲边请人打印,里还有的用手写纸上拍照片发来,编委再"翻译”成电子文档修改成文。
翔昌他们编委会的几个人连续几次到的文山、保山,贵州大山中寻访老兵,一商谈起出书事宜,老兵们老泪纵横的回忆着当年在异国他乡浴血奋战的故事,并拿出珍藏了几十年的退伍证,说几十年了还有人记得我当过兵过到老挝,我的名字和故事还能变成书吗。反复对家人说:就是我死了,也要把这套书留给儿孙辈,作为传家之宝代代往下传……全书文章有108篇(组),图片400多幅,尽管文章的作者文化参差不齐,职务有高有低,有高小生、初中生、高中生,也有本科生、研究生,有将军也有士兵,但是他们对那段血火硝烟的历史和激情燃烧的岁月充满了眷恋,对自己战斗过的美丽边疆充满了怀念,书中一篇篇包含深情的文章,让我仿佛看到了在炮火硝烟中艰难穿行的骡马队,在羊肠小道上潇洒奔走的单车连,忙忙碌碌的野战医院、披着伪装网、满载武器弹药和粮食的汽车营,为战友千里传书的军邮站和军鸽,还有秋收满坂稻谷香、蔬菜瓜果四季鲜、猪牛鸡鸭齐欢唱的生产基地。 今年5月,程良全一家三口到勐腊探访当年战斗过的地方,他很少谈自己,谈的最多的是他们穿越炮火硝烟运送物资,在人迹罕至的热带丛林中与野兽斗智斗勇,美国飞机轰炸苗寨我们牺牲了两位战友,还有驻地勐腊美丽的风光,他还能用当年学会的傣语和老百姓交流。他们对第二故乡的感情,让我感动让我经常暗自悲泣。
他告诉我,1971年他们到南塔位高炮部队运送弹药,在森林中安营扎寨了。睡的是树棒铺成的床,铺的野草和被子又薄,一觉起来周身疼痛。
晚上不敢生火,不敢点灯,实在需要照明时,才能使用微弱的马灯或电筒照明。晚上经常听见熊叫狼嚎,时而还有冷枪声。有一天晚上,他把高帮解放鞋放在床前踏板上,咬烂鞋后都跑了,沒有见到 一只白蚂蚁。有时早上起床,发现身上被蚂蝗咬着流血,有时只见流血不见蚂蝗。听说有的战友还在床后发现过眼镜蛇。
为了防敌机轰炸,不能用白铺单,不敢穿白衬衣,更不能把白铺单白衬衣晒在露天中。
他们执行的任务是为在南塔山顶上的高炮阵地、雷达站送炮弹和给养。高炮阵地和雷达站没有公路,他们的阵地又在山顶上。为了保障他们的物资,只有靠人背骡马驮。为了保障他们的物资,只有靠人背骡马驮。当时骡马少物资多,为了把物资运送上山,部队给每人发了一个背架,这个背架成为他们出国身带的第二武器。
他们深山老林中负重前行,一路上羊肠小道上 野兽的脚印随处可见,身上背着上百斤重的物资上坡,官兵累得满头大汗,一壶水不到半截路程就喝完了,口渴得不行往往只有喝牲口、野兽蹄印中积存的一点点水。他的慢性肠炎病,就是这样得来的。就这样,日复一日,月复一月,我们这个临时组建的背架补给连队在南塔坚持了两个多月。 四十多年后,重返第二故乡勐腊,108兵站的老兵们百感交集、感慨万千。
当年灰头土脸的小县城,变成了新楼商铺林立的现代化边城,南腊河两岸到处都是油粽、芒果、荔枝、椰子、香蕉等热带水果和各种花卉掩映着新一代傣楼组成的村寨。 在城北原兵站营区的断壁残垣前,程良全向妻儿讲述当年他在这儿工作、生活的经历。
眼前的旧军营一片沧桑,像一个暮年的老人,孤独而深情地守护着当年援老抗美这段不朽的历史。旧址的存在也是他们这代军旅人永不磨灭的记忆。
半个世纪以后的今天,每当我读到了108兵站战友们撰写的文章,都把它看作是在读一段值得记录的珍贵历史,所以我认为翔昌处长他们为完成《兵站轶事》所作出的努力是值得称道的。他们收集、研究了许多的资料,利用了当事人的回忆和讲述,他们的勤奋、认真和执着,使我深受感动。
西双版纳的很多人,特别是勐腊人都知道108兵站,但很少有人知道这些当兵的是干什么的。当我了解了这支部队的光荣历史和他们为世界和平和祖国安宁所作出的伟大贡献后,我被深深的感动了。我在各种场合将我知道的108兵站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今年初我勐腊宣传部的好朋友黄俊到县政协文史委任职后,我向他建议把108兵站、139医院的文章整理编入《勐腊文史资料》,让后人记住在勐腊这片美丽的土地上曾经有过这么一支光荣的部队,他理所应当的应该成为勐腊历史地一个闪光部分。这个建议立即得到了勐腊县政协领导的响应支持,政协主席郭丽红亲自找到我,鼓励我们要把这件事情办好。不久,勐腊县政协便推出了新媒体公众号《勐腊文史资料》并开设《难忘的第二故乡》专门刊登援老部队官兵的文章。
捧读108兵站官兵用心血著就的《兵站轶事》,我深感本书的特点是内容详实,毫无粉饰和雕琢,很多故事的细节都是经过战友们反复映证和修正,务求准确无误。在保持事实准确的前提下,这本书的很多文章写得生动活泼,充满革命的浪漫主义,有许多作者本身就是作家、诗人、记者,他们把自己职业所包含的热情和历史学家的深刻交融在一起,把一出波澜壮阔的现代历史写活了,让人感觉到昨天的历史就在眼前,特别是一些老首长老战友的音容笑貌会栩栩如生地在我们眼前晃动。我相信这本书将会成为见证中老两国人民友谊和西双版纳各族人民与人民子弟兵鱼水情深的红色教科书。
我希望我的朋友特别是青年朋友好好地读一读这套丛林兵书,对发生在我们这片美丽土地上的历史有一个客观的了解,中老两国军队和人民用鲜血和生命凝成的友谊如何传承和发展?边疆的和平与安宁如何保持?这些都值得我们认真思考。读书使人渊博,读史使人睿智,我们今天的现实都是从历史中孕育出来的,我们读这套书,倾听老兵们的心声,了解这段历史,有助于我们在新时代的新征程中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翔昌处长把108兵站的官兵比喻作望天树,望天树挺拔而立,竞相向上,成为热带雨林中的树中王 ,佼佼者,我非常赞赏这种比喻,因为我们战士与望树相比,在精神层面,他们的风格是一致的。
108兵站已经成为昨天的历史,当年的老营房已经被掩没在杂草丛中,正如程良全老兵说,军营破败了,但国家强大了, 边疆更加繁荣美丽了。他们这一代人的努力,不正是为了打拼出一个和平世界,不就是想让我们的子孙后代挺直腰杆做人,不再受列强奴役,不再让外敌践踏我们的国土吗?
无论是108兵站官兵的故事,还是这些故事中所蕴含的思想意义,丛林兵书值得一读。
作者简介:国防战士(实名段金华),60年代中期生于云南省江城县,从小生活在云南边防部队军营,80年代曾在云南武警部队当兵,退伍后长期在西双版纳宣传文化部门工作,曾任西双版纳州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新闻办主任、网信办主任);州社科联主席(州社科院院长)业余时间偶尔触碰文学写作,在《中国民族报》、《云南日报》发表过散文随笔、诗歌,题材多为边疆生活。
文/图:段金华/李翔昌
分享到:
相关阅读
-
无相关信息
我要评论
热度排行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