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度与脚步
【华讯头条邯郸专题部 张清春 报道】自十九大吹响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号角,一向勇于担当的他,以敢为他人先的姿态带领全局人员开始了具有里程碑的工作——向农村生活污水宣战。
张清强,邯郸市生态环境局峰峰矿区分局党组书记、局长,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出来,老家就在峰峰附近农村,从参加工作就在峰峰矿区,是一个从基层走出来局长,因为长期在农村工作,对农村街道横流的污水比较厌恶,因此治理农村生活污水的种子早早的在他心中种下。
细想一下,农村在近代历史中,全面进行人居环境整治,实属开天辟地,全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也没有“他山之石”可以借鉴。难度空前,使命空前,压力亦是空前。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心,让张清强辗转反侧,常常夜不能寐。为了找到适合峰峰矿区实际情况的农村污水处理方法,他向环保专家虚心请教,通过书本和互联网自学污水处理知识,也曾以购买设备为名,向污水处理设备生产商学习污水处理工艺,横向比较各种处理方式的优缺点,硬生生把自己从一个污水处理的“门外汉”变成了“土专家”。
在峰峰矿区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张清强先后邀请多个专家团队,多次深入各村进行实地考察,为农村污水治理问诊把脉。据邯郸市生态环境局峰峰矿区分局主管副局长郭智介绍:峰峰矿区100余个村庄的污水管网长度加起来约为70万米,需要建设的污水处理终端300余组。张清强等人与专家团队,历时4个多月的时间,翻越无数的沟沟坎坎,愣是靠着一步一个脚印,用双脚丈量了每个村的管网长度,走遍了每个具备收集污水条件的沟壑、泄洪渠。通过反复考察、反复会商、论证,充分征求群众意见后,根据各村实际结合村庄平面图,量身定制出不同的治理方案。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历史“顽疾”,又属于“看不见”的工程,很多人不愿意做。另外,各村基础设施差,排放点位分散、方式随意,造成污水治理难度较大,同时施工难度也较大。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向中科院专家多次咨询求教的过程中,最终选定了操作运行简单、维护费用较低,在峰峰矿区具有较高可行性“无动力污水处理方式”,即充分利用地形海拔落差较大的特点,以水自身重力产生的势能代替电力动能,利用二级或三级工艺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整套设备基本上不存在后期的管理维护费用。
自全域污水治理工作开展以来,以张清强、郭智为首的专班人员就开启了没有节假日模式。8点的早会上,对当天的工作进行整体安排部署,重点强调保质保量还要抓进度,整个会议干脆利索,会后大家分头深入各自分包镇、村推进工作。6点的晚会,他们带着一身的疲惫,也带着一天的“收获”,再次总结汇总。这个村今天进度怎样了,那个村还需要什么材料,一个村一个村过筛子,一件又一件难题一起讨论方案,并利用下班时间对白天收集的问题、困难进行再思考再研究,经常是一个问题商量好解决方案已是夜晚十一二点。
从管网铺设工地,到污水处理终端建设现场,从所需物资的生产厂家,到每家每户,都留下了他的身影;背弯了,面黑了,人瘦了,但是脚步没有停下,每晚加班他总是最后一个离开办公室,他时常跟身边的同事说,峰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是挑战,也是峰峰农村整体环境转型转折点,将来会给峰峰带来更多发展的机会,困了想想峰峰人民,累了想想全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完成时,我们站在自己参与治理的村庄是多自豪的事。
此战,可歌可泣,此战,不畏牺牲,此战,一往如既,此战,必定胜利。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环节,他们的征程刚刚开始,为了峰峰的转型升级,为了峰峰矿区广大农村居民的福祉,他们筚路蓝缕无所惧,不治农污誓不还。
截止目前,峰峰矿区农村生活污水基本实现了全域治理,峰峰矿区的农村环境即将 “破茧成蝶”。
通讯员:王明星、娄立新、冀伟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