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家评论

乡村振兴路上走来“文旅合伙人”——广西来宾推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创新发展

时间:2021-12-12 06:39:08 阅读量:3 来源:

  来宾市文旅合伙人项目指画。宾阳 摄

  “我们村的文艺队想编排一个山歌节目,展现我们新农村、新家园、新风貌,能麻烦文化站联系一位‘合伙人’,给大伙儿培训山歌吗?”11月底的一天,一大早,广西来宾合山市,岭南镇文化体育和广播电视站接到来自里兰村的电话,村民提出希望在村里办一次山歌培训。放下电话后,工作人员立即把村民的需求反馈给合山市文化馆,由文化馆联系了有山歌特长的“合伙人”。没几天,里兰村的山歌培训就红红火火地办起来了。

  2019年以来,来宾市启动“文旅合伙人”公共文化志愿服务项目,通过创新乡村文化供给方式,引导和鼓励更多的机关、企事业单位、个人和社会团体等多方力量,参与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助力乡村振兴。

  一次尝试带来的惊喜

  来宾是第一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城市。经过多年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得到长足发展,群众的文化意识进一步觉醒,类似里兰村这样的需求多了起来。然而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完备、人员的配备并不代表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的提高,很多时候开展的活动、所提供的服务不是老百姓真正需要的。如何在人员编制少、资金不足的现实情况下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成为来宾市各级文旅人面临的新问题。象州县花山社区“文旅合伙人”的创新做法让来宾找到了一条可行之路。

  初冬正是各种菌菇丰收的季节,象州县花山社区食用菌种植房里的袖珍菇长势喜人,菌房管理人覃金英乐开了花。食用菌种植是花山社区“文旅合伙人”志愿服务项目,靠着这一项目,社区集体经济越做越大,覃金英等多名群众也实现了脱贫增收。

  2019年,花山社区是当时新建立的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安置的贫困户有450户1745人。如何让搬迁过来的贫困户找到致富奔小康的门路,成了社区“两委”面前的重点工作。

  “与其被动服务群众,不如和群众一起发展经济。”这一建议让象州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以及社区“两委”眼前一亮。经过考察调研,他们决定跟武宣县八仙菇食用菌种植基地合作,开展食用菌种植,壮大集体经济实力。社区把老乡家园5号楼架空层改造成菌房,一共种植了11万包食用菌。“第一年就实现30万元纯收入。”花山社区党总支书记卢珊高兴地说。

  尝到甜头后,花山社区不断扩大“合伙人”范围,吸纳了南宁真隐商贸有限公司、广西民族医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广西国际壮医医院3家“合伙人”,很快发起第二个“合伙人”项目——广西非遗文化与公共疫情防控壮方跨界合作项目的首款中药防疫文创产品。这一项目让51名搬迁群众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

  “社区集体经济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的蜕变,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变成乡村振兴的加油站。”卢珊说。

  “量身定制”实现精准服务

  花山社区“文旅合伙人”的创新实践如一缕春风吹向了来宾各县区,并以象州县为试点,开启了对文化志愿服务的创新探索。

  今年6月,第八届全区壮欢山歌擂台赛在象州县马坪镇大佃村壮欢文化广场举行,来自南宁、桂林、柳州等地及象州本地的各民族100多名山歌手同台亮嗓,场面十分热闹。

  马坪壮欢是自治区级非遗项目,在2013年“心连心”艺术团赴来宾的演出中,马坪壮欢歌王一曲敬酒歌唱响了壮欢。2019年,当地政府引入壮欢传承人、象州县史志办、广西传统工艺孵化中心等“文旅合伙人”,在大佃村实施壮欢传承基地志愿服务项目,面向村民开展壮欢非遗传承培训。

  “壮欢成了大佃的金字招牌,每天大树底下、凉亭湖边都能看到群众唱壮欢、学壮欢的场景,村里每年开展的各种文艺活动多达几十场。”马坪镇文化服务中心主任覃美星表示,依托当地壮欢文化和“壮族三月三”习俗,大佃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连续2年承办马坪“壮族三月三”分会场活动,昔日的区级贫困村已经成为广西的三星级旅游村。

  “‘文旅合伙人’项目开展的关键在于摸清双方供需,建立对接机制。”象州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银中辉介绍,“文旅合伙人”不断创新志愿服务的方式和手段,根据群众需求量身定制公共文化产品,按照“中心组织备菜”—“示范点点菜下单”—“中心接单派单”—“合伙人送菜”—“多方评菜”的流程提供菜单式服务,不断提高服务项目的精准化、专业化水平。

  依托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平台,象州在全县范围内征集到志愿服务项目45个,服务菜单涵盖文旅服务类、培训讲座类、手工制作类、教育服务类、科技种养服务类、健身体育服务类,共六大类40多种服务内容。如今,象州开展的“文旅合伙人”志愿服务项目已有12个,服务群众6000多人,惠及群众1.5万多人,示范点村屯总计增收300多万元。

  创新发展赋能乡村振兴

  2020年,来宾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印发了《来宾市实施“文旅合伙人”志愿服务项目工作方案》,在全市6个县(市、区)810个村镇(社区),依托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培育孵化一个可长期实施的“文旅合伙人”项目。同时成立市“文旅合伙人”志愿服务中心,建立“合伙人”项目库,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在全市铺开招募“文旅合伙人”,先后推出70个“文旅合伙人”志愿服务项目。服务内容涉及乡村生活的方方面面,活动受众涵盖各个年龄段。

  “既满足了群众需求,又让‘合伙人’找到了项目支持者。”来宾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廖燕玲表示,“文旅合伙人”的模式让有限的财政资金精准用到群众文化需求上,降低了供给成本、提高了服务效能,让政府、社会组织和群众实现了多赢。目前,“文旅合伙人”带动了285家社会组织或企业参与进来,服务人数达到45万,公共服务中心全天向群众累计开放长达16小时。

  以“文旅合伙人”为抓手,来宾市还因地制宜地推动文旅资源的进一步融合,探索出不同的乡村振兴发展路径,打造了一个个有特色、有影响力的文旅节庆活动或项目品牌。比如,忻城县推出的“壮锦刺绣”项目在传承非遗的同时,研发了五大类70多种壮锦系列产品,在各种旅游商品大赛上频频获奖;金秀县的“高田村小年夜瑶族舞香龙”项目吸引了方圆百里1万余人到高田屯观看舞香龙表演,为当地居民在春节期间人均增收1000元……“一乡一品一月一活动”在来宾各村镇成为标配。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工作暨志愿服务示范项目现场观摩会2020年6月在象州县召开,“文旅合伙人”的文旅扶贫新模式在广西得到推广。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公共服务处处长何晓萍表示,该志愿服务项目在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和产品的同时,推动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整合更多的社会资源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和现实的借鉴意义。

  “‘文旅合伙人’依托现有的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和大数据资源,让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共文化旅游建设。开发出的志愿服务菜单贴近群众生活实际,让群众、游客从参与者变为建设者,推动基层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向自主化、智能化、多样化管理发展。”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巫志南说。(记者 宾阳 郭凯倩 通讯员 莫远征)

分享到:
0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我要评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删稿流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人员查询

版权声明:掌上时报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cnxhtv@163.com

中 国 掌 上 时 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20-2028 by www.zgzss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6041973号-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09340号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5593号


承运单位:讯点(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咨询热线:010-52192864
咨询热线:010-52192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