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缘校长”王军
位于贵州省福泉市道坪镇的苎麻林小学,是福泉市最边远的小学之一。
然而,眼前这所三层高,各项设施设备完善,窗明几亮的学校,五年前却是一个蜗居在半山腰,校舍陈旧,围墙斑驳,全校只有一台“老掉牙”台式电脑,连教师都要自己租房住煮饭吃的学校。多年来,校长和老师换了一茬又一茬,谁都不愿在这里长久呆下去。
2012年,还是谷龙小学教师的王军来到苎麻林小学支教。“我能不能继续留在这里?”一年期满后,当听到谷龙小学校长彭国福让其回校的话,性格稍显内向,说话慢声细语的王军却出人意料地大胆提出了这个请求。
“你想清楚了?”看着眼前既是老同事更是老朋友的王军,彭国福尽管满心疑惑,想了想最终还是答应了,因为他知道,从毕业就在谷龙小学工作,16年里从未离开过的王军内心其实很犟。

就在王军开心地再次投入到自己心爱的教育事业时,苎麻林小学新校区建设也如火如荼地动了起来。2014年11月,苎麻林小学搬进了新校区,也迎来了新校长——刚代理校长一个多月的王军。
虽说是新校区,但没有一件新设备的现实根本不给王军“新官上任三把火”半点机会,为不耽误学生上课,大伙又把老校区所有能用的搬了过来。“不能总是让老师、学生们吃苦受累,得想个办法。”看着100多名师生用缺胳膊少腿的桌椅工作学习,王军暗暗琢磨。
“和你们比,我们现在算是一穷二白。”2015年暑假前在和英坪小学同行的一次交流中,聊起自家那些可说是破烂的家底,王军忍不住叹气。
“要不支持你们两台电脑?”同样经历过学校发展困难时期的英坪小学校长徐志举回应道。没几天,两台新电脑就送到了王军面前。
这次无意中得到的支持,让王军眼前一亮:为什么不发动社会、企业,以及其他条件相对较好的兄弟学校共同来支持学校的发展呢?自此,王军踏上了真正的“化缘”路。
由于刚搬新校区不久,学校不仅绿化树一棵没有,就连保障学生安全的围墙都没有。“2015年是学校搬迁后最难的一年。”回忆起那段艰难时光,王军脸上显得很是平淡,“但是再难,也要往前走。”

为尽快解决事关学生安全的围墙问题,这年八月,在谷龙村委的带领下,王军来到中铁八局当地项目所在地“化缘”。当听到学校正处弯道且在马路坎下,孩子们课间玩耍老师不得不在一旁看着时,该局有关负责人当即表示予以4万元资金支持。“村里虽然没什么钱,但也要支持你们1万元。”村干部也当场表态。
在砌好学校围墙的同时,为把每分钱都花在刀刃上,王军又带着老师和部分学生挖坑,将从龙昌镇买来的30多棵绿化树种了下去。
此外,为解决教师宿舍用水不便,王军又用自己的摩托车从5公里外,将“化缘”得来的水泥、沙子拉到学校,带着11名老师拌砂浆、砌水池、接水管,很快就在高三层的教师宿舍修建起6个水池,彻底解决了用水不便问题。
校服、桌椅、投影仪、科学实验桌、沙发、热水器、腰鼓、旗杆……五年多来,只要对学校发展有利,对学生成长有利,王军便会一次次到党委政府、企业、家长和爱心人士那里“化缘”。可以说学校大到会议桌小到图书,全是他“化”来的。
但无论在外如何“化缘”,王军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本职——教书育人。
“以前大家确实不怎么关注娃娃读书,特别是女娃娃。”苎麻林组组长蔡志国的小女儿正在学校读二年级,“但从2015年开始,大家的思想就开始转变了。”
原来,此前在全镇8所完小中,由于教师平均年龄较大且时常更换,导致苎麻林小学教育教学成绩长年处于中偏下,不少家长因此认为读书无用,对老师们也不怎么认可。
为改变这一陷入恶性循环的现象,王军决定“两手抓”。那段时间,只要得空他便会拉着老师一个个谈心交心,并在听取大家意见后建立了公开课激励机制,同时组建由当地威望高、有眼界的学生家长为委员的家长委员会,并时常邀请他们到学校听“指导”工作。

“我记得最长的一次磨课有3个多小时。”获得2018年福泉市公开课第二名的李文艳回忆说,“现在大家不仅敢讲,而且越讲越好,还连续两年获得全镇年综考核第一。”
看着学校一天比一天好,家住福泉马场坪,比王军晚两年到学校任教的金齐政不禁感慨:“这里不仅有我们的心血,更重要的是让大家找到了为人师表的价值,就拿2017年来说,全校10名老师至少有7名可以到条件更好的地方任教,但最终都没舍得走。”
“他们这几年太辛苦了,大家都佩服的很。”看着几年来老师们放学后无偿给孩子辅导功课,还时常操心学生生活,蔡志国直白地说,“所以逢年过节乡亲们都会去看看他们。”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只要对学校发展、学生成长有利,我在一天就会继续。”临别前,当记者问是否还会“化缘”时,王军语气平淡却又十分坚定地。
编审:赵梁宏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