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进校园”会校合作科普实践活动成功举办
掌上时报讯(通讯员:彭艳芳 凌小三)6月26日,由湖南省人工智能学会、衡阳县教育局、衡阳县科协共同主办,衡阳县关市镇盘石完全小学、湖南省人工智能学会中小学AI教育专业委员会、长沙市彭艳芳AI教育名师网络联盟承办的“人工智能进校园”、“资源助力 科技筑梦”科普资源助力课后服务质量论坛暨关市镇盘石完全小学第26届校园科技节活动成功举办!
活动论坛上,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专家、科普团队围绕《聚合科普资源提高乡村小学课后服务质量的实践研究》课题展开深入研讨,就“人工智能进校园”实践活动落地实施、低成本低门槛的《人工智能基础》课程实施、AI科普资源落地农村学校、以趣味实践激活学生科学素养、实现“双减”政策下课后服务减负提质等议题建言献策,为科技教育发展提供了思路。
随后的科技节现场热闹非凡,科普作品展示区陈列着学生自制的各种作品,别致的创意和精巧的工艺引得众人赞叹。湖南省人工智能学会带领《数字安全与AI编程》科普服务团队、云顶之翼科普志愿团队参与人工智能展示区的实践活动。《数字安全与AI编程》科普服务团队的老师在人工智能展示体验区指导学生们专注进行AI编程,云顶之翼科普志愿团的老师指导学生体验了智能无人机飞行与编程,在趣味科学游戏区里,孩子们通过互动实验探索科学奥秘。湖南省人工智能学会副秘书长彭艳芳老师给学生们做了一场《智能时代的挑战与机遇》的科普讲座,她指出,青少年要积极应对智能时代的挑战与机遇,树立正确的AI应用伦理观、价值观,努力学习AI知识与技能,将来为我国的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整个活动现场洋溢着浓厚的科学氛围。
2025年度湖南省科协科技创新服务能力提升计划会校合作科普活动项目是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为落实《湖南省科协“基层科普行动计划”项目管理实施细则》等文件要求,开展的2025年度省科协科学技术普及会校合作专项。湖南省人工智能学会负责组织和开展“人工智能进校园”实践体验交流活动,在合作学校设置专属交流区域,安排学会专家、老师与学生零距离互动,解答AI相关问题,分享科研经历与职业规划建议。依托学会会员单位资源,开展AI实践体验活动,提供机器人搭建套件、图像识别开发工具等设备,指导学生完成简易机器人编程、AI编程等操作,增强对AI技术的实践认知。根据学会会员单位及会员的需求,选取10所会校合作的中小学校,每校开展1场包含专家讲座、原理讲解、动手实践于一体多样化的科普活动,强化理论与实践结合。
近年来,湖南省人工智能学会中小学AI教育专业委员会开展了“百名院士进校园 万名科技工作者上讲台”、名师大讲堂、名师沙龙、科普讲座、人工智能课程教学研讨交流、送教下校、湖南省青少年人工智能编程挑战赛等一系列活动。致力于通过名师大讲堂、名师沙龙等“名师工程”打造AI教育的名师团队。专委会定期举办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研修活动,提升教师的人工智能素养和教学能力。为推动中小学的人工智能课程建设,参照新课标要求,开发出了适合不同学段的《人工智能基础》普及课程和案例资源。通过课题项目的研究,推进人工智能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让AI真正赋能中小学的教育教学。通过持续扩大科普覆盖面,联合科研机构、科技馆、高校和企业开展“人工智能进校园”系列活动,以互动体验、创客工坊等多样化的活动形式激发青少年的探究兴趣。持续提升赛事品牌影响力,为AI人才培育搭建交流和展示平台。未来专委会将继续探索“AI+教育”的城乡协同模式,通过线上教研、智慧课堂、公益送教、双师课堂等活动,努力缩小区域差距,助力教育公平,积极推动AI教育的普及推广及改革创新,为培育AI创新人才构建教育新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