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公益

多杰旦:公益办教育 永远在路上

时间:2019-09-02 21:46:12 阅读量:45 来源:中国日报网

 

久治县政协副主席、多杰旦民族职业技术学校校长多杰旦

中华志愿者杂志讯(记者 许顺喜 摄影 李希生)他是一名县政协副主席,多年来,用实际行动锤炼自己,证明自己,为国家和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而努力拼搏;他是一名真正修行者,以大慈大悲的佛教思想普渡着众生,用供养的钱财来资助少数民族的学生;他是一名校长,把22年的生命时光都毫无保留地献给了那片雪域圣地的乡村教育,在村民们眼中,他誉为高原雪山深处的“掌灯人。他就是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久治县政协副主席、久治县门堂寺住持、久治县多杰旦民族职业技术学校校长多杰旦。

久治县政协副主席多杰旦在北京接受中华志愿者杂志独家专访。

谈起多杰旦,在公益办学的教育领域里,很多人都知道他22年坚持公益办学的事迹,记者也多次想亲临现场去采访他,但由于交通不便等多种原因,始终未能如愿!这次在北京能够采访到多杰旦,还要感谢资深媒体人李希生,正是因为他的推荐和牵线,多杰旦在北京参加活动期间,接受了中华志愿者杂志的独家专访。

多杰旦与他学生在一起亲切交流

走进多杰旦,给记者留下的印象是,他身着一身紫红喇嘛服,讲着一口不怎么标准的普通话,看起来与普通的僧人没啥区别。但一谈起他所关心的公益教育事业,便侃侃而谈。

文化是根:做有民族使命感的教育

“我希望我们的教育,是有民族使命感的教育。文化是根,是凝聚国家民族的根本力量。我希望我们的教育,既能传授看得见的技能,更要传承看不见的文化。既然要做教育,即使我再苦再累,都要做对民族对下一代真正负责的好教育。”多杰旦接受中华志愿者杂志采访时说。

多杰旦与著名篮球明星应邀参加2018“姚基金慈善”活动

当记者问您为什么这么关心教育事业?多杰旦告诉记者,由于自己家庭贫困,缺乏文化的教育,13岁便出家于久治县门堂寺,后来的佛学知识还是靠自学而来的。随着年龄一天天的增长,当看到牧区贫困的孩子因没有学上只能放牧,当看到很多孤儿没有学上只能到处流浪。因此,他深知民族地区没有文化的重要性。

谈及门堂乡当初的环境,多杰旦告诉记者,这里除了最原始的畜牧业以外,没有任何其他可以开发和赖以生存的资源。所以,周围的牧民极度贫困,连看病的钱都没有,更谈不上供养自己的孩子上学。当我到眼看着这些孩子一年年长大,很多孩子风餐露宿的在草原上流浪放牧,学校的大门对于他们来说就像天堂一样遥远!此时我的心里非常焦急。

多杰旦所画《黄财神》拍卖后全部用于慈善教育事业

一九九六年,多杰旦仁波切偶然受到“SOS”国际儿童村"的启发,决定为这些贫苦的牧民孩子创办一所学校。但他深知对于一个草原的牧民家庭来说,供养一个上学的孩子有多么的艰难,更何况寺庙里还有许多活佛收留的孤儿和流浪儿童,所以,按照多杰旦的计划,这所学校除了解决他们九年义务制教育,也要为这些孩子解决他们九年之中最起码的衣食住行。

呕心沥血:玉则希望小学终于圆梦

为了创办这所学校,多杰旦仁波切毅然决定推迟自己闭关修行的计划,克服一切困难,一级一级向上申请;为了让门堂乡的牧民从根本上摆脱贫穷与落后,提高牧民子女文化素养,振兴教育事业。1997年时任果洛藏族自治州政协委员、久治县人大代表、门堂寺民管会主任多杰旦仁波切,在久治县政府的支持下,有他倡导,自筹资金创建了门堂乡年保玉则希望小学终于于1997年8月23日正式创办。

据多杰旦讲,年保玉则希望小学建成后,所有入学的贫困学生全是免费,包括就餐和住宿。但教学的教师在三年的教学中都是志愿者,是没有工资的,就连自己吃饭都要自己做,因为学校有规定,教师是决对不能吃学生的饭菜。

多杰旦与他学生在一起亲切交流

即便是这样,当初也只有13名老师,9个学生,很多孩子还是不愿意到学校接受教育,为了让这些牧民的孩子能够尽早学到知识,他经常亲自走访贫困牧民,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的游说,争取让贫困孩子接受教育。

多杰旦经过十年的艰苦与努力,现如今的门堂乡年保玉则希望小学,无论是教学水平还是校园环境都得到了巨大改善。

时代变迁:多杰旦再创办职业学校

随着时代的变迁,多杰旦发现,近年来果洛藏族自治州和周边地区初、高中毕业的孩子,经常因为贫穷或其他原因而辍学,除了放牧,他们没有其他选择。对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果洛藏族自治州,培育一名初中或高中生异常艰难,他们的失学,意味着国家及学生家庭多年的培养教育和倾心付出即将付诸东流,他们都是西部的人才,如果他们掌握的知识不能学以致用、不能培养为一技之长,就是极大的浪费。

多杰旦民族职业技术学校的老师正在为学生授课

为了帮助政府大力推动教育事业,继续培养提高这些学生的文化水平,让他们拥有一技之长,解决他们未来的就业问题,使这些孩子未来成为建设家乡的中坚力量,多杰旦仁波切又向州政府提出了创办职业学校的申请。

鉴于创办职业学校在久治县乃至果洛藏族自治州都属于空白,2007年州政府根据《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国务院《关于大力推动民族教育工作的决定》和《关于加强果洛藏族自治州教育发展的决定》,按照《果洛藏族自治州职业教育工作方案》,批准成立了“果洛藏族自治州多杰旦民族职业学校”。

多杰旦民族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正在学习唐卡制作

久治县多杰旦民族职业技术学校于2008年开始筹建,2010年8月18日,经过近3年的报批筹备,在果洛州和久治县州县领导、教育局领导以及其他相关上级部门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多杰旦仁波切的倡导和不懈努力下,在全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捐助和帮助下,融汇着无数人爱和希望的多杰旦民族职业学校终于迎来了开学典礼的一天。

2010年8月,这所占地面积9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其中教学用房2513.06平方米,宿舍5355.43平方米的多杰旦民族职业技术学校正式建成为一所三年学制、全日制民办中等技术职业技术学校(寄宿制)。学校除了开设国家规定的汉语、英语、数学、计算机等课程外,还设有藏医医疗与藏药、传统唐卡制作、民族服装设计与裁缝、民族传统音乐与舞蹈、旅游服务与管理、藏汉文秘等多种以弘扬传统文化为主等技能课程。它和全国其它职业学校不同之处,就是该校是一所非营利性质公益学校,也正是因为它的存在,才使得更多贫困家庭的孩子享受到了免费教育和增长知识的机会。

公益教育:以修行之心永远在路上

现如今,久治县多杰旦民族职业技术学校已经从当初容纳100多么名贫困学生增长到现在的1300多名学生,可以说在不断减少着当贫困地区教育的缩影,而多杰旦也在面临着越来越多的资金压力。但他告诉记者,在公益教育的这条路上,他不会退缩,愿意为教育事业的拼搏永远在路上。

多杰旦,现年53岁,从1997年始在海拔近4000米青藏高原开始建校,从只有3个老师,24个学生的小学开始,直到建起了可以容纳1300多名的果洛藏族自治州最大的民族中职示范学校,又创历史性的把几所大学的试验教学点搬进了乡村职校校园。他目前虽然患有糖尿病,但通过自己的努力,做到了让贫困孩子“知识改变命运”。

 

久治县多杰旦民族职业技术学校全貌

如果我们把多杰旦的生命比作是一条河,那么20余载的付出就像一条条细微的溪流奔淌在高原上,滋润着乡村的荒芜。他把22年的生命时光都毫无保留地献给了那片雪域圣地的乡村教育,在村民们眼中,他就是高原雪山深处的“掌灯人”,他22年燃烧不息,以修行之心,公益之心永远行走在路上,谱写着贫困孩子们人生中最重要的篇章。

多杰旦,1967年10月25日出生于青海省果洛州久治县门堂乡。现任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久治县政协副主席、果洛州第十四届人大代表、果洛州佛教协会常务理事、门堂寺光明妙乘院住持、久治县多杰旦民族职业技术学校校长、青海省年保玉则慈善基金会创始人。

分享到:
0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我要评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删稿流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人员查询

版权声明:掌上时报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cnxhtv@163.com

中 国 掌 上 时 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20-2028 by www.zgzss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6041973号-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09340号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5593号


主办单位: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诚信建设研究所
承运单位:讯点(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咨询热线:010-52192864
咨询热线:010-52192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