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寄哀思,致敬英烈!2025 年嵩明县灵云山烈士陵园烈士纪念日活动纪实
2025 年 9 月 30 日上午,全国第十二个烈士纪念日如约而至。嵩明县灵云山烈士陵园内,松柏如翠屏环抱,烈士纪念碑巍峨矗立,静静守护着这片承载着英雄记忆的土地。当天,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席卷园区,细密的雨丝顺着碑檐滑落,冲刷着青灰石阶,打湿了人们的衣摆与发梢,却丝毫没有冲淡现场肃穆的氛围,更未减损人们对革命英烈的崇敬与深切缅怀。

嵩明县的老兵们身着朴素衣衫,军嫂们怀着对英雄的敬意,南部老兵爱心之家的志愿者们带着精心准备的纪念物品,嵩明县 “东望志愿者” 团队的成员们整齐列队,大家纷纷撑着雨伞,冒着淅沥秋雨汇聚于此,以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传承精神” 为主题,共同开展一场庄重肃穆的烈士纪念活动。本次活动由嵩明县老兵群体与南部老兵爱心之家联合策划、精心组织,雨水与心意交织,让这份跨越时空的追思更添深沉与厚重。
一、开场致辞:诉初心使命,启纪念仪式
活动伊始,主持人一手稳稳撑着雨伞,一手持着活动流程单,稳步走向纪念碑前的主持台。他首先面向高耸的烈士纪念碑,庄重地深深鞠躬,雨水顺着伞沿轻轻滴落,在地面晕开细小的水痕,却丝毫未打乱他语气中的肃穆与深情。随后,主持人严格按照预设文案,向在场所有人员缓缓介绍活动背景与核心目的:
“烈士纪念日的设立,是国家对英雄先烈的最高礼赞,是民族对历史记忆的深情铭记,更是我们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载体。从战火纷飞的革命岁月,到筚路蓝缕的和平建设年代,无数烈士为了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人民幸福,挺身而出、义无反顾。在嵩明这片热土上,也涌现出一批批舍生取义的英雄儿女,他们的名字或许已随岁月远去,但他们的精神早已融入这片土地的血脉,成为我们前行的力量源泉。今天,我们冒雨相聚于此,既是为了重温英雄事迹、汲取精神养分,更是为了传承烈士遗志、勇担时代使命,让英雄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光彩。”

致辞结束后,主持人逐一介绍到场的群体,语气中满是敬意:“感谢老兵军嫂们带着对战友、对英雄的牵挂如约而至,感谢南部老兵爱心之家与‘东望志愿者’团队用实际行动守护红色记忆、传承英雄精神!” 随着一句铿锵有力的 “2025 年嵩明县灵云山烈士陵园烈士纪念日活动,正式开始”,这场雨中的纪念仪式,在淅沥的雨声与全场人员的注目下,缓缓拉开帷幕。
二、合唱国歌:敬伟大祖国,表赤诚之心
主持人宣布仪式启动后,全场人员无需提醒,迅速起身站立。即便手中握着雨伞,大家也纷纷调整姿势 —— 有的将雨伞斜靠在肩头,有的轻扶身旁同伴的伞柄,确保身体保持挺拔庄重。随后,激昂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旋律在雨幕中响起,在场人员齐声高唱,歌声穿透雨丝,在陵园上空久久回荡。

歌声铿锵有力,饱含着对祖国的无限热爱;眼神坚定执着,满含着对英烈的深切告慰。雨水顺着脸颊滑落,打湿了衣衫,却丝毫没有影响大家的专注与虔诚。这一曲国歌,是对英雄先烈的深情告慰,告诉他们 “这盛世如您所愿”;更是对 “守护和平、建设祖国” 的庄严承诺,彰显着新时代人们接续奋斗的决心。
三、默哀致敬:寄无尽哀思,悼革命英烈
国歌合唱完毕,主持人以低沉肃穆的语气提议:“请全体人员面向烈士纪念碑,低头默哀一分钟,向长眠于此的革命烈士致以最沉痛的哀悼。” 话音落下,现场瞬间陷入寂静,唯有淅淅沥沥的雨声在空气中轻轻回荡,仿佛也在为英雄默哀。
大家双手轻握雨伞,目光缓缓低垂,以最质朴、最庄重的方式,向那些为国家与人民献出生命的烈士表达深切思念。这一刻,时间仿佛按下了暂停键,每一份思念都随雨水渗入脚下的土地,与英雄的忠魂紧紧相依;每一份敬意都在心中默默沉淀,诉说着 “不忘来路,方知归途” 的初心。默哀结束时,不少人的眼角已泛起泪光,那是对英雄的缅怀,更是对精神的传承。

四、敬献花篮:献崇高敬意,敬英雄丰碑
默哀结束后,两名老兵身着六五式军装,一手撑着黑色雨伞,一手稳稳托着花篮提手,迈着沉稳整齐的步伐,缓缓走向烈士纪念碑。花篮由洁白的菊花与百合组成,花瓣上还沾着细密的雨珠,宛如英雄未干的汗水;篮身系着两条洁白的缎带,在雨幕中格外醒目,象征着对烈士的纯净敬意。
礼兵走到纪念碑前,轻轻调整花篮位置,确保花篮稳稳摆放在纪念碑正前方,随后又庄重地整理了缎带,以一丝不苟的姿态完成敬献。这两篮鲜花,承载着在场所有人对英烈的深切缅怀与崇高敬意,在雨中静静诉说着 “英雄从未远去” 的深情。

五、宣读祭文:忆英雄壮举,承烈士遗志
敬献花篮完毕,嵩明县老兵代表史月伦缓缓走上前。他一手稳稳撑着雨伞,另一只手捧着早已平整好的祭文稿,因年岁而略显蹒跚的步伐中,满是坚定与崇敬。雨水打湿了他的衣角,鬓角的白发上沾着细小的雨珠,却丝毫没有动摇他眼中的肃穆与深情。
站定在纪念碑前,史月伦以饱含深情的语气,一字一句地宣读祭文:“今天,我们代表在场全体人员,向长眠于此的革命烈士,致以最深切的缅怀与最崇高的敬意!昔日,你们怀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壮志,或血战沙场、马革裹尸,用鲜血染红国旗;或潜伏于隐蔽战线、默默奉献,用生命守护信仰;或投身建设攻坚、鞠躬尽瘁,用汗水浇灌家园。今日,国泰民安,山河无恙,嵩明大地蓬勃发展,这盛世,如你们所愿!我们定会继承你们的遗志,传承红色基因,以实干笃定前行,用奋斗告慰英灵,为民族复兴、家乡发展拼尽全力、永不言弃!”
话语透过雨幕传递,字字铿锵,句句深情,道出了全场人员的共同心声,也让英雄精神在这一刻愈发清晰有力。
六、代表发言:谈实践行动,传红色精神

(一)南部老兵爱心之家兰迅:以行动守护记忆,让英雄不被遗忘
祭文宣读结束后,南部老兵爱心之家代表兰迅撑着雨伞,稳步走上发言台。作为活动联合组织方的代表,他的话语中满是对英雄的敬畏与对责任的坚守:“这些年,我们始终和老兵军嫂们并肩同行 —— 我们一起走村入户,翻山越岭寻访烈士遗迹,收集那些被岁月尘封的英雄故事;我们走进社区、学校,用生动的讲述将英雄事迹传递给更多人,让红色记忆代代相传;我们定期来到陵园,仔细擦拭纪念碑上的灰尘,清理周边的杂草,让英雄的‘家’始终干净整洁。”
兰迅望向在场的人群,语气坚定地说:“烈士们曾在枪林弹雨中坚守信仰,我们今天冒雨来纪念他们,正是对这份精神的呼应与传承。未来,无论风雨如何,我们都会继续前行,带动更多人关注英雄、铭记英雄、传承英雄精神,替那些牺牲的战友好好看看这繁华盛世,让他们的精神永远照亮我们的路。”

(二)“东望志愿者” 贺晴:以初心接续薪火,让精神融入日常
随后,嵩明县 “东望志愿者” 团队代表贺晴手持雨伞,轻声走上台。她以《铭记先烈志,薪火永相传》为题,分享了自己对英雄精神的理解与实践感悟。望着台下撑着雨伞、静静聆听的人群,贺晴的语气温柔却充满力量:“老兵们亲身经历过烽火岁月,最懂‘牺牲’的重量;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志愿者,虽未亲历战争,却深深懂得‘传承’的责任。先烈们用生命换来了今天的和平与幸福,我们或许记不清每一位英雄的名字,但他们‘舍己为人、忠诚担当’的精神,早已刻进我们的心里。”
她接着说:“其实,传承英雄精神不用轰轰烈烈,它就藏在日常的每一件小事里 —— 岗位上尽职尽责,把每一份工作做到最好;生活中坚守正义,向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手;危难前挺身而出,用勇气守护身边的人。这便是对先烈最好的告慰,也是对‘国泰民安’最好的守护,让这份和平与幸福,在我们的奋斗中愈发耀眼。”
七、瞻仰设施:忆往昔岁月,强理想信念
发言环节结束后,全体人员手持雨伞,按照秩序缓缓绕行,瞻仰烈士纪念碑及周边的纪念设施。大家还提前准备了白色菊花,在绕行过程中,纷纷将菊花轻轻放在纪念碑前或纪念设施旁,以鲜花寄哀思。
现场氛围肃穆而安静,大家的步伐轻盈而缓慢,目光仔细凝视着纪念碑上的每一个字迹、展陈 “烈士英名录” 的每一份史料。偶尔有人驻足,轻声交流着对烈士事迹的追忆 —— 老兵们指着纪念碑上熟悉的名字,向身边的志愿者缓缓讲述名字背后那段惊心动魄的英雄故事,眼神中满是怀念与敬意;志愿者们则认真聆听,不时点头,将这些珍贵的红色记忆深深镌刻在心底。
这场雨中的瞻仰,不仅是对历史的回望,更是对理想信念的加固。每一个人在触摸 “英雄印记” 的过程中,都更加坚定了 “传承英雄精神、接续奋斗前行” 的决心。
八、活动结束:承精神力量,向未来再出发
瞻仰环节完毕,主持人再次走上台前,以庄重的语气宣布:“2025 年嵩明县灵云山烈士陵园烈士纪念日活动圆满结束!愿英雄精神永垂不朽,愿我们不负韶华、不负先烈!”
随后,参与人员按照指引,有序缓缓离开陵园。雨依旧没有停歇,但每个人的脚步都比来时更加坚定有力 —— 这场雨中的纪念活动,让 “红色力量” 在大家心中深深扎根,这份力量终将化作前行的动力,激励着每个人在未来的日子里,为家乡的发展、为国家的富强,脚踏实地、奋勇拼搏,用实际行动告慰英雄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