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烽火记忆与时代暖流——“慈善情暖万家,关爱老兵走进山西”活动纪实

时间:2025-08-02 来源: 掌上时报 阅读量: 11

八十年烽烟散尽,三晋大地仍回荡着当年抗战英雄奋勇杀敌的冲锋号角。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一场承载着尊崇和敬意的温暖行动,于2025年7月14日至17日在太行、北岳、吕梁、中条山脉间铺展。中华慈善总会与山西省爱国拥军促进会发起“慈善情暖万家 关爱老兵走进山西”慰问活动,以4000余公里的车轮轨迹为笔,在山西11个市13个县(区)的土地上,写下对烽火岁月的深情回望。

这场跨越三晋的奔赴,始于精心筹划。山西省爱国拥军促进会将其列为年度重点工作,成立专项工作小组,组建四支慰问队伍:晋北方向小组深入大同云州区、浑源县及代县;晋中与晋北小组覆盖忻州、阳泉、朔州及平定县、朔城区、五台县;晋南小组踏访临汾、运城及盐湖区、洪洞县;晋东南小组则奔赴长治、晋城、吕梁部分区域及武乡、沁源、泽州、汾阳。每支队伍都配备着促进会骨干、热心会员、志愿者与媒体联络员,与市县退役军人事务部门与基层社区相互配合协助。

四支队伍循着抗战遗迹深入三晋腹地。山西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副厅长梁铁政、省爱国拥军促进会会长陈俊生、监事长杨立全等带队,踏过大同的黄土塬、阳泉的老矿区、晋城的古村落、运城临汾的老街巷。当慰问组推开大同市云州区集仁村王天昌老人的院门,这位在乡复员军人高兴地接过崭新的光荣绶带,一遍遍抚摸着缎面上的烫金字迹喃喃自语:“八十年了,国家一直记着我们啊……”。慰问组还送上书法家定制的“脊梁”书法作品,墨香与硝烟记忆在老屋中交织。

 

image.png

 

有这样一次特殊的慰问让大家都印象深刻。五台县阳白乡智家庄村的抗战老兵智东熬老人,在慰问组到达时,刚刚去世五天。慰问组听闻后仍然按既定计划奔赴老兵家中,祭拜遗像、慰问家属,感动了在场的所有人,在当地传为佳话。平定县鹊山村,101岁的残疾退役军人赵所长凝视着福寿蛋糕上“民族脊梁”四个朱红大字激动不已。烛火跳动间,那字像簇小火苗,把简陋居室照得亮堂堂的。不远处的阳泉矿区,一场小型座谈会正暖意融融,老兵们围坐在一起,烟袋锅里的火星与记忆里的战火交替闪烁。“那会儿一口干粮分着吃,现在你们一句热乎话暖人心!”99岁的王老一句话说出了自己的心声。

 

image.png

 

朔州市朔城区光荣院里,95岁的刘丕文与100岁的高三白两位老兵,接过慰问组递来的营养品时,颤巍巍的手紧紧相握。他们曾在同一个战壕里躲过炮弹,如今又在同一片阳光下接过关怀。晋南洪洞县,残疾退役军人高仰瑞、李玉明抚摸着粮油慰问品念叨着:“还是当年的情谊,就是换了种模样!”运城96岁的郝洪文见到慰问组,依旧干练抬手敬了个军礼,虽不标准,却比任何语言都更显赤诚,家人在一旁红了眼眶:“老爷子多少年没这么精神了。”晋东南泽州县,慰问组先后探望了残疾退役军人段香保、复员军人宋小文与张旦和。“小柱子替我挡的一枪,他没回来……”话音轻得像叹息,却重如千斤。”段香保把弹痕累累的军用水壶贴在胸口,上面深凹的弹坑十分醒目。

 

image.png

 

每一次叩门,都是一场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慰问金里裹着滚烫的心意,粮油米面蒸腾着烟火温情,福寿蛋糕映着岁月祥瑞,“铁血丹心”书法作品的墨香里藏着肝胆,光荣绶带则系着从未褪色的荣光。这些由会员单位与爱国拥军人士众筹的物资,是递给历史的一封封“感谢信”。更动人的是记忆的打捞:浑源县李峪村98岁的抗战老兵赵维汉,讲起夜袭敌营时,压低的声线里仍带着当年的警觉,仿佛枪栓的冷光还在眼前;泽州县巴公镇陈沟村的段香保的军用水壶、赵维汉的警觉声线、郝洪文的军礼,构成了一组立体的“历史拼图”。

 

image.png

 

“党和政府的牵挂,从来没断过!”梁铁政在云州区紧握老兵青筋暴起的手时,不仅是祝福更是嘱托。八十载光阴流转,从战火纷飞时的并肩作战,到和平年代的登门探望,这份关怀从未降温。地方各级党委、政府领导和社会力量的足迹遍布,让这份敬意从省城一直暖到老兵的炕头,渗进三晋大地每寸刻着抗战印记的土壤里。

四天疾行,车轮在太行山崇山峻岭间穿梭,不仅送去了慰问品,更打捞了数十小时的口述历史影像,收集了勋章、证书、老照片等实物史料,这些将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鲜活教材。“慰问一人、温暖一户、带动一片”的效应正在不断扩散。

近年来,山西省爱国拥军促进会计划,建立动态关爱档案,构建长效帮扶机制,让健康讲座、联谊活动常伴老兵左右,让整理出版的口述史、宣讲团的故事,把这份滚烫的记忆代代相传。

当夕阳为老兵的银发镀上金边,当“光荣之家”的牌匾在阳光中闪耀,我们忽然读懂:这些满脸皱纹里藏着的,不仅是个人的岁月,更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密码。而这场跨越八十年的奔赴,就是要让英雄的故事,永远在时代暖流里滚烫涌动。

 

作者:王晓忠

转载:中国双拥

 

提醒:本文为强国号发布内容

相关阅读